侵害商业秘密怎样认定,有什么法律后果
时间:2023-11-0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商业秘密,属于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保护。有的公司不正当竞争,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但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比较难认定,致使许多人始终抱有侥幸心理,投机取巧。那么,侵害商业秘密怎样认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2020年商业秘密侵权认定及法律后果
一、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的规定,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对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认定,需要按照以下审理思路进行:
- 明确原告指控被告侵权行为的具体类型;
- 审查原告提供的侵权证据及被告的抗辩意见和证据;
- 根据被告不同的侵权行为类型,确定原告的举证责任要求;
- 对于技术事实比较简单的案件,通过一般技术比对即可认定;对于技术比对无法直接得出结论的复杂案件,需要启动专家咨询或技术鉴定程序。
二、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后果认定
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 民事责任:
- 违约责任:根据保密合同的约定承担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等;
- 侵权责任:赔偿损失,赔偿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润,同时承担调查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还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的其他承担责任方式,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
- 行政责任:
- 停止侵权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 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刑事责任:
- 自然人犯商业秘密侵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单位犯商业秘密侵权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和法律后果的确定,对于维护商业秘密权益和促进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的问题。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侵犯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和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证据认定面临权利人配合问题,信息是否属商业秘密需专业鉴定。损失计算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主要包括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侵权
-
保密和竞业禁止补充协议
保密和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在保密义务方面,规定了员工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终止日后的竞业禁止期内,不得使用和披露公司的保密信息,且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保密内容包括交易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和技术秘密。在竞业禁止方面,员工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兼职、参
-
合同定义与合同项目
甲方聘请乙方作为产品传播推广合作单位的合同定义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详细规定了乙方的推广任务、甲方的支持、合作期限及付款方式等。乙方需保证合法开展市场传播活动,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并在合作期间不得从事相同性质产品的传播服务。合同期限及续签、终止事
-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不同途径,包括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及协商解决。文章详细解释了每种途径的适用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商
-
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区别
-
侵权商业秘密的认定方式探讨
-
商业秘密侵权是否构成可起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