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如果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等的,免责条款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七条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第五百零六条 【免责条款效力】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1)格式合同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
(2)格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
(3)格式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4)格式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
(5)格式合同(特别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格式合同)条款的制定方一般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或垄断地位,而另一方为不特定的、分散的消费者。
格式合同虽然具有节约交易的时间、事先分配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由于格式合同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则,格式合同的拟定方可以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合同条款。
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内容包括免去某职务并选举新任、辞职与聘任以及相关职务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决议应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不得超出经营范围、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求和有效性,强调其合法性为前提,并受到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约束。免责条款需清晰明确表述,在格式合同中应主动提醒当事人注意并说明。此外,还需遵守专业法律的规定并保留证据。
如何对格式条款进行限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说明。无效格式条款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或免除主要义务的条款是无效的。在理解格式条款有争议时,应采取不利于提供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具有预先拟定、重复使用、不需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时需考虑的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协商一致的结果。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等权益。再者,必须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维护企业经营和各方利益平衡。此外,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