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约定,承包人应在得知或应当得知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向发包人提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并详细说明索赔事件的事由。若承包人逾期未提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则丧失索赔的权利。
承包人在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书后28天内,应向发包人正式提交索赔通知书。该通知书应详细说明索赔的理由和要求,并附上必要的记录和证明材料。
如果索赔事件具有连续影响,承包人应继续提交延续索赔通知,详细说明连续影响的实际情况和记录。
在索赔事件影响结束后的28天内,承包人应向发包人提交最终索赔通知书,详细说明最终的索赔要求,并附上必要的记录和证明材料。
根据《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工及工资支付管理的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建筑工人工资发放的管理。
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工程款。支付工程款后,应指定专人督促和核实施工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款给建筑工人。
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支付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工程款时,只能支付给劳务分包企业,不得支付给无资质的个体承包人,也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等形式抵付。
解除分包合同时,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在解除合同之日起的一个月内支付清分包工程款。
施工单位每月至少应支付一次职工的工资。若工资结算周期超过一个月,应每月预付工资,预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余下未结算和支付的部分,按以下规定进行一次结算,并足额支付:
- 7月份结算和支付上半年工资
- 次年1月份结算和支付上年度全年工资
施工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职工工资。对于承担工期不足一个月的一次性施工任务的建筑业企业,应在施工任务完成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按实际完成工作量全额支付职工工资。工程停工或窝工期间,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职工工资。
施工单位不得以工程款拖欠、结算纠纷、垫资施工等理由克扣或拖欠职工工资。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提起诉讼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道行政行为后6个月内应提起诉讼,而行政机关在当事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且不履行行政决定后,可在满6个月后的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外,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