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报关商检 > 海关什么情况下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海关什么情况下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时间:2021-12-2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1232
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有明显的转移、藏匿其应税货物行为,海关责令提供担保而不提供的,经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关于海关哪些情况下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海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

一、纳税义务人的行为

1、纳税义务人在纳税期限内有明显的转移、藏匿其应税货物等行为。

2、海关责令提供担保而没有提供。

3、经直属海关并长批准,可以采取纳税保全措施。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有明显的转移、藏匿其应税货物以及其他财产迹象的,海关可以责令纳税义务人提供担保;纳税义务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1、书面通知纳税义务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义务人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扣留纳税义务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缴纳税款的,海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期限届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义务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暂停支付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变卖所扣留的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如果海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或者纳税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已缴纳税款,海关未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致使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海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实施税收保全的前提

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

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可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2、税务机关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物或应纳税收入的迹象的,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3、纳税人不能提供担保。

4、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逃避海关关税的法律责任

    逃避海关关税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具体视逃避税款的数额大小而定。扣缴义务人若采取同样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于多次违法行

  • 正常报关是否构成走私行为

    正常报关是否构成走私行为的问题。文章明确指出违反海关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等行为被视为走私行为。同时列举了走私行为的具体情形和处罚规定。正常报关并未逃避海关监管和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不属于走私行为。

  • 我国矿产品的检验规定

    中国对进口和出口矿产品的检验规定。进口矿产品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铜精矿砂和铬矿石,检验内容包括质量、成分含量等。出口矿产品主要包括氟石、矾土等,其品质要求和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煤炭等可燃固体矿物,实施质量许可证制度以确保出口产品质量。

  • 进口合同上型号打错有问题吗

    进口合同型号打错的问题。在报关单上合同号错误的情况下,国税局通常关注报关单数量、金额、规格和发票的一致性,而不特别关注合同号,因此一般不影响出口退税。但为确保顺利退税,建议企业与当地国税局确认。报关单在进出口货物中具有重要法律地位,是海关监管和退税的

  •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及相关规定
  • 税收保全措施最长期限是多久
  • 税收保全是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