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法法律法规 > 海商法法规 > 个人携带进出境物品的原则是什么

个人携带进出境物品的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1-12-30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1289
个人进出我国境内的,可以携带一定的物品,但携带的物品要遵守一定的规定,携带的量如果过大,就需要申报关税,否则有可能被认定为走私,那么个人携带进出境物品有什么原则?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个人携带进出境物品的原则是什么

个人进出我国境内的,携带的原则是: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物品所有人要向海关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第四十六条 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

第四十七条 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查验。

海关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者损毁。

二、海关检查物品的范围、方法

1.查验范围

(1)、进出口货物,除海关总署特准免验的以外都应接受海关查验。

(2)、海关查验主要是检查进出口货物的名称、品质规格、包装式样、数量、重量、生产或贸易国别等项是否与报关单和其他证件相符,防止非法进出,检查货物中是否有走私夹带和政治、经济破坏等事件发生。

2.查验方法

海关查验方法有两种,即一般查验和重点查验,或者说外形查验与开箱查验。对属于正常往来的进出口货物可以不予查验或者进行一般性的检查,即所谓外形查验,如核对货名、规格、生产国别和收发货单位等标志是否与报关单相符,检查外包装是否有开拆、破损痕迹以及有无反动字样,黄色文字图像等。根据货物的品种、性质、贵重程度,以及国内外走私违规动态,收发货单位经营作风等历史资料,分析认为数量或其他方面可能有问题和存在走私破坏嫌疑(如进口成套组装散件,伪报为零部件化整为零进口等)的货物,则应进行开箱检查,必要时可以逐件细查细验,防止进行经济、政治破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和适用方式

    中国刑法中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和适用方式。适用主体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不适用于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适用方式包括独立适用和附加适用,决定适用时需考虑犯罪情节、罪行轻重、国际形势及犯罪人的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旨在维护国家

  • 营业执照报关经营范围的法律要求

    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货物及进出境物品的法律要求,以及未在营业执照报关经营范围中明确经营范围可能面临的处罚。具体后果包括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境物品的处罚、走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应缴关税的货物、物品的处罚、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的处罚等。同时对两人或多人共

  • 驱逐出境作为一种刑罚方法

    刑法中的驱逐出境作为一种刑罚方法的适用方式和条件。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是针对犯罪外国人的特殊附加刑,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与公安机关决定的驱逐出境行政处罚不同,适用驱逐出境需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和犯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驱逐

  • 骗取出境证件罪刑事判决书范本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指控的被告人周某犯骗取出境证件罪一案。周某通过伪造签证申请材料和提供帮助,骗取了多份出境签证并收取高额费用。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周某构成骗取出境证件罪,经法院审理后确认其罪行成立。最终,被告人周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

  • 驱逐出境的适用范围
  • 犯罪外国人的驱逐出境问题
  • 可以遣送出境的情况
海商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