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女职工在生育期间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情况下,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情况下,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对于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15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42天的产假。
根据规定,产假可以分为必须享受的休假和可以请的假。
1、产假:根据规定,女职工在生育期间享受98天的产假。对于难产的情况,增加产假15天;对于生育多胞胎的情况,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产前检查:女职工在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一些企业可能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或缺勤,这种做法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3、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每天有一小时的工间休息时间,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4、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女职工每天有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以合并使用。
1、产前假: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如获得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并经单位批准,可以请产前假两个半月。对于一些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予产前假的情况,单位应当批准女职工的休假申请。例如,上海市规定“对于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女职工,经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2、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并获得工作许可,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请并经单位批准,可以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3、保胎假:根据医生开具的证明,可以按病假待遇休假。
4、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建议准妈咪到当地相关部门咨询,以免出现误解。
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详细内容和适用范围,包括劳动保护义务、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女职工权益保护、产假和流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以及哺乳期保护和设施建设等条款,旨在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的健康。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问题。未成年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其继承范围广泛。父母在离婚时需明确家庭财产种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不得侵犯其继承权。同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倾斜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抚养子女的一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