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其量刑标准如下:
(1)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六条
主要是区分本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本罪有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
(1)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
(1)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离,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方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在当前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造成某些严重的损失是难免的,这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必须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严格区别开来,但对于那些在国家法律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借口改革,盲目决策,管理混乱,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绝不能以工作失误来蒙混过关,逃避罪责。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监察委有权管辖的范围之内的。监察委作为监察机关,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滥用职权行为。监察委有权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审查和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罪行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社会团体成员若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中滥用职权造成损失,也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玩忽职守罪的刑事责任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及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同时详细阐述了玩忽职守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行为必须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
反渎局的受案范围与反渎侦查办案程序。反渎职侵权局负责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包括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渎职犯罪案件以及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其办案程序包括立案、侦查和渎职侵权犯罪预防。通过深入研究渎职侵权犯罪的发生原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