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出租 > 抢劫的士后驾出租车逃逸,出租车是否计入抢劫数额

抢劫的士后驾出租车逃逸,出租车是否计入抢劫数额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693

一、抢劫的哥后驾出租车逃逸

曹某与李某预谋抢劫出租车驾驶员。当晚7时左右两人物色好准备抢劫出租车驾驶员解某,便以包车为借口搭乘上了解某的出租车。当被害人解某将曹某和李某带到楚州经济开发区一无人处时,曹某和李某突然从包里取出菜刀分别抵在解某的脖子和胸部,威胁其“不准动”,然后用透明胶带纸将解某的手、膀子及嘴巴缠住,对解某进行搜身,将其身上的现金三百多元抢走。为了寻找一安全地点逃脱,两被告人将解某控制在副驾驶室里,由被告人李某驾驶出租车准备到无人处时将车和解某丢弃再自己逃跑。当车行至一十字路口时,被害人解某趁两被告人不备跳车逃生,两被告人立即驾而逃,并在楚州区移动公司附近一无人处将出租车抛弃后逃走。次日,出租车被公安机关发现后交还解某。2008年1月23日被告人曹某到公安机关投案。

二、出租车是否计入抢劫数额

关于本案被劫取出租车的价值是否计入抢劫数额,本文认为,被窃的出租车价值不应计入抢劫数额。其理由是根据犯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两被告人事先共谋只是抢劫出租车驾驶员,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出租车的故意,而是准备到无人处时将车子和驾驶员丢弃,客观上该出租车没有灭失,且已归还了失主,将出租车的价值计入抢劫金额中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应在十年以下量刑。

(一)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或者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者以其他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夺走其财物的行为。不难看出,抢劫罪的客观要件就是两个“当场”,其主观要件则必须要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犯罪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对区分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具有重要作用。本案中两被告人从预谋开始就没有非法占有出租车的主观故意,只是想非法占有驾驶员的财物,虽然劫取财物后,把出租车作为逃跑的交通工具,但在驾驶员中途逃跑后已经实际控制出租车的情况下,并没有将车子占为己有,而是将车子开到无人处时主动将车子丢弃,这就说明两被告人并没有将车子当作抢劫的目标。因此,将出租车计入数额,不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假如造成车辆丢失,则被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究被告人的民事责任,并不存在“便宜”被告人之说。

(二)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为抢劫其他财物,劫取机动车辆当做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使用的,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应正确理解。首先,从该意见的表述来看,行为人为了获得逃跑工具而劫取机动车辆,说明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将该车辆当作其作案的目标,因而将被其劫取的车辆计入抢劫数额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其次,该意见的规定,适用于在主观要件不清楚的情况下对主观要件的一种法律推定,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机动车辆的故意,然后将被劫取的机动车辆价值计入抢劫数额。该意见并不是不去分析犯罪的主观方面,而是在分不清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的一种推断。任何犯罪除了特殊规定外,还必须从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去综合考虑和把握。

综上所述,本案中出租车不应计入抢劫数额,应对被告人在十年以下量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投诉出租车乱收费

    如何投诉出租车乱收费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乘客可以通过出租车公司提供的服务监督电话进行投诉,也可向所在地区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同时,文章介绍了开出租车的条件,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具有本市户口或暂住证、身心健康等要求,并说明了申请出租汽车驾驶

  • 上诉人信息

    刘*武与郭*占之间因出租车租赁合同而产生的纠纷。刘*武作为上诉人,请求撤销一审判决并驳回被上诉人郭*占的诉讼请求,同时要求被上诉人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主要争议点包括租赁合同的期限和风险抵押金的处理。上诉人认为合同期限应以《汽车报废标准》为准,且风险抵

  • 如何维权遭遇出租车绕路行为

    如何维权遭遇出租车绕路行为的问题。对于乘客来说,如果发现出租车绕路,应立即提出抗议并要求少付费或关闭计程器。乘客还有权拒绝付款,并应索要发票以便投诉。同时,本文还介绍了选择正规出租车、了解出租车公司的背景等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的出租车乘车注意事

  • 盗窃出租车是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盗窃出租车是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重要装置和部件,且对运输安全造成现实危险,应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若破坏的是非使用中的交通工具或一般设备,则根据具体情节定为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同时,文章还介绍

  • 七十岁车祸九级伤残赔偿多少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
  • 出租车没有上岗证保险公司不赔怎么办
  • 车贷不还担保人负哪些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