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程挂靠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如果工程已经经过竣工验收并合格,作为权利人的施工人可以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方式,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进而主张工程款。
在有关组织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纠纷。调解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合法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仲裁机构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当事人可以自觉履行裁决,或者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解决纠纷。
当通过上述途径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仍无法达成一致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挂靠人可能没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或者虽然具备从事建筑活动的资格,但没有达到与建设项目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
被挂靠的施工企业可能具备与建设项目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但缺乏承揽该工程项目的实际能力。
挂靠人向被挂靠的施工企业支付一定数额的“管理费”,但被挂靠的企业只是以企业名义代为签订合同和办理手续,并收取“管理费”,而并不实际进行管理。或者所谓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承担技术、质量、经济责任等。
挂靠行为可能采用“合法”的劳务分包形式来掩盖。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转包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结算工程款的问题。转包合同是承包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实质为承包权的转让行为。文章主要讨论了转包合同无效后,涉及发包人、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三方主体在工程款结算方面的关系。文章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三方权益,采取
工程未完工时工程施工费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承包人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有资格主张工程款。针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承包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中断诉讼时效以保障自身权益。
关于建设工程纠纷的相关规定。文章主要解释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无效情形和处理方法,包括合同无效后的竣工验收、修复费用、工程价款等问题。同时,也涉及非法转包、违法分包、超越资质等级签署合同、垫资和垫资利息、劳务分包合同有效性、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