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时效 > 工伤认定时效中断情形如何处理

工伤认定时效中断情形如何处理

时间:2022-03-01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9882
依据《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造成工伤认定时效中断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关于工伤认定时效中断情形如何处理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工伤认定时效中断情形的处理方法

1、不属于职工或其近亲属原因造成的工伤认定时效中断,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属于职工或其近亲属原因造成的工伤认定时效中断,被耽误的时间不应计入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2、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其近亲属原因的情况包括:

(1) 不可抗力;

(2) 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 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4)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5) 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的法律依据,上述情形应被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其近亲属原因。

二、工伤认定的期限

1、工作中发生事故后,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若超过30天但不超过1年,单位仍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若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

根据规定,单位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后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若超过30天但不超过1年,单位仍有权利申请工伤认定,但在工伤认定之前产生的费用由单位承担。若单位未为职工申请认定,职工或其近亲属在1年内可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于需要司法机关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结论为依据的情况,工伤认定时限将中止,直至这些部门作出结论。

根据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于需要司法机关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结论为依据的情况,工伤认定时限将中止,直至这些部门作出结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