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政策 > 宅基地属于建设用地

宅基地属于建设用地

时间:2022-03-1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17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因此,宅基地并不属于农用地,而属于建设用地。关于宅基地是否属于建设用地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宅基地的法律性质

1、根据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宅基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大类项下的1个小类,属于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2、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3、然而,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4、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以及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宅基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类别中的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6、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按照国务院规定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或者其授权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宅基地使用权人

宅基地的使用人是依法取得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农村居民(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另外,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员,在以下情况可以获得确认登记:

1. 异地建房

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

2. 继承房屋

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3. 非农业户口居民

非农业户口居民(含户口迁出、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和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

4. 无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确定宅基地使用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宅基地买卖纠纷的解决途径

    宅基地买卖纠纷的解决途径。当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处理、向上级处理机关申请复议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双方应尊重历史,遵守法律,在争议处理期间不得改变宅基地现状和破坏房屋。摘要完毕。

  • 土地使用证的变更程序及要求

    土地使用证的变更程序及要求,包括名称变更、地址变更等,并详细介绍了个人办理土地使用证加名字的流程。变更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明材料、原《土地使用证》等。文章还引用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

  • 农村土地种树有补贴吗

    农村土地上种树有补贴,但不是在每种类型的土地上都有。农村的土地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基本农田是农业用地的一种,在基本农田上种树是不可

  • 关于国家征地赔偿标准及赔偿年限的规定解析

    国家对于征地赔偿标准的规定主要包括耕地补偿标准、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林地及其他农用地补偿标准、工矿建设用地等的补偿标准以及空闲地和未利用地的补偿标准。具体的补偿金额由

  • 探讨占地补偿标准的法律要点
  • 土地征收权限如何划分
  • 房屋和土地的征收程序一样吗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