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包方和受让方私下签订承包的土地流转合同有法律效力。
2、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第六条 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的对象和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
第十一条 承包方与受让方达成流转意向后,以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承包方应当及时向发包方备案;以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事先向发包方提出转让申请。
由用地者填写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说明变更依据和变更内容,同时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因土地有偿出让、转让引起国有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应提交出让、转让合同及有关批准文件;
用出让、转让获得的土地使用仅进行抵押、或因抵押终止引起权利消失的,应提交抵押合同和有关批准文件;
因买卖、转让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引起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应提交地上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等;
因继承地上附着物引起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应提交地上建筑物的建筑物产权证明及公证机关有关继承权的公证书;
机构调整、企业兼并等引起土地权属变更的,应提交有关领导部门的批准文件和原土地证书;
因处分抵押财产引起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应提交有关的证明文件;
商品房预售,预售人应在预售合同签定后三十日内,将预售合同报土地座落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划拨土地使用权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应提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金缴纳凭证及原土地证书;
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地址的,应提交有关证明文件和原土地证书;
国有土地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应提交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和原土地证书。
承包方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的法律规定以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五种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承包方可以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但需要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不同流转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中的补偿问题。承包方有权请求发包方给付征收承包地的补偿费,包括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同时,对于流转承包地的补偿问题也进行了说明。文章还强调了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案件的重要性,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处理好征地补偿
林地承包合同的范本,其中包括承包内容、面积和地点、承包期限、林木收益分配、种植密度、采伐与纳税以及双方的义务等内容。在承包期内,乙方负责山林树木的管理和防护,并按照约定进行收益分配和新植树的管理。同时,双方需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采伐更新造林和纳税等工作
青苗补助费的归属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青苗补偿费则归青苗所有者所有。若承包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种植青苗,青苗补偿费归属需按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处理。青苗补偿费是为了补偿因征用土地导致的农作物损失,其补偿标准按国家价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