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免责。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提供的奖品、赠品或者消费者换购的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消费者主张电子商务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电子商务经营者以奖品、赠品属于免费提供或者商品属于换购为由主张免责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实践中买正品货却收到非正品消费者可以按如下途径维权:
1、直接找商家要求退货
为了让自家的品牌打的更有说服力,许多商家都会贴出“假一赔三”等,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到非正品的商品后,可以直接联系商家的售后进行退换货。
因为正品与非正品的矛盾不在质量问题,所以实践中有些商家可能会不承认,所以不管对方现在承不承认,你需要先收集一些足够证明的证据,比如商品的照片、证明商品是非正品的证据、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商家所承诺的话语等等。
2、去电商平台投诉解决
在网购中,除了平台自营的商品外,其他商家基本上是依托在平台上的,那么这个时候因为商家售卖非正品,导致消费者遭受欺诈的,消费者可以积极去平台投诉该商家。
虽然该平台不是销售者的身份,但因为网购的关系,所以对商家有管理机制的约束,因此这个时候可以积极找下平台积极维权。
3、找消费者协会帮忙
因为法律上规定,当商家与消费者出现纠纷时,消费者可以积极找消协投诉解决。
消费者找消协帮忙的话,需要提供相关票据和证据,只要能够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失和商家的商品有关即可。
4、可去法院起诉解决
如果非正品涉及的价值较大的,那么这个时候按照上面的途径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消费者即需要考虑直接去法院起诉,寻求司法救济。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网络市场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跨时空性表现在企业能够以较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无国界、开放的特点让市场更加广泛;交互性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实时双向沟通,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多媒体性则能让营销人员以多种形式
电子商务法规定,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但是不少APP也没有“以显著方式”提示如何取消自动续费服务,用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