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 > 地役权的作用

地役权的作用

时间:2025-01-1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024
地役权是附属在不动产上的一种权利,是指为了使自己的不动产更好地利用,提高不动产的效益,利用其他不动产的一种权利,地役权的取得要征得其他不动产人的同意,那么地役权的作用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地役权的作用

1、提升土地价值和调整土地利用的功能

(一)提升土地价值的功能

地役权是指一个人可以使用他人的土地以提升自己土地价值的权利。地役权的设立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土地的常规使用需求,而是通过利用他人土地来提升自己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因此,地役权首先体现在提高需役地价值,促进土地利用,从而间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地役权相比,租赁权也可以用于调整土地利用。虽然租赁权有物权化的倾向,但其本质仍然是债权,法律关系不如物权关系稳固,权利人的保护和法律地位也不如物权优越。在土地租赁法律关系中,承租人可以独占性地使用土地,对出租人的利益损害较大。而在地役权设立过程中,自己的土地得到充分增值,邻人也从补偿金中获得利益。同时,地役权作为物权,享有更优先和全面的法律保护。

(二)调整土地利用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益涉及的个体也越来越多样化。仅仅依靠相邻关系的调节无法满足不动产利益的调整需求。地役权法律制度以意思自治为特征,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来调节不动产利用,更加灵活地实现人们对不动产的最大利用。地役权作为一个源自罗马法的古老制度,常常根据社会需求赋予新的特征。在欧洲一些国家,地役权规范除了通行、汲水、眺望等方面,还用于规范竞争的限制。地役权的内容多样,应该被广泛运用以增加土地价值。地役权作为物权,享有更优先和更高的法律地位。

2、地役权对物权法定主义的补充

(一)物权法定主义及其僵化与补充

物权法定主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得创设新的物权种类;二是不得创设与法定物权不同的内容。随着人们对不动产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物权法定主义的僵化性越来越明显。物权法律制度的固有体例使得物权法难以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陷入僵化的状态。为了弥补物权法定主义的缺陷,出现了一些学说,如物权法定无视说、习惯法包含说等,主要意味着在不违背物权法定的立法目的和性质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物权法定的限制,宽泛解释物权法定的含义。

(二)地役权与物权法定主义

物权法定主义追求法律的稳定和秩序,但忽视了经济和效率的法律价值。地役权法律制度作为对物权法定主义的补充,没有类型和内容的限制,体现了自由和效率的法律价值观。地役权的设立通常通过合同方式进行,对供役地和需役地的所有人和利用人产生效力,具有物权的对世效力,权利人有权排除不特定第三人的非法侵害。地役权主要体现私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无关。地役权可以沟通物权法定和合同自由,其内容只受法律规定的限制而自由设立。地役权的存在不会对物权公示制度造成威胁。地役权也不会导致经济交易混乱,供役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受让人仍需承担和享有交易前的义务和权利。

3、地役权的环境保护功能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与物权法律制度密切相关。地役权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地役权制度有助于明确物权的界限,防止权利的滥用。

由于权利界定不明确,外部性成为经济学上的原因,受害者无法要求施加者补偿外部成本,而受益者也无需支付报酬。生产和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作为外部成本由群体或整个社会共同承担,形成环境问题。地役权制度的合理运用可以明确权利的归属和界限,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目标,防止当事人权利的冲突和滥用。

第二,地役权比债权更适合于环境保护,因为物权具有优先效力。

环境问题在民法理论上被视为侵权行为,治理环境问题建立在民法侵权行为理论基础上。然而,侵权行为的救济通常是事后性的,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债权救济方式无法有效阻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地役权作为物权具有排他性,地役权人无需等待损害发生或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同时,地役权作为对物权法定主义的补充,允许权利人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的权利。

第三,地役权制度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

相邻关系是最基本的利用关系,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传统的民法中其他具体物权类型受限于产生时代和物权法定主义,无法满足现代需求。在保留所有权为核心的前提下,通过设立地役权将对财产的其他利用方式转让给地役权人,不仅可以帮助所有人实现最大化效率,也可以满足地役权人的环境需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地役权的取得方式

    地役权的取得方式及其性质。地役权可通过设定取得和法定取得两种方式获得。它是一种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之上的物权,旨在实现特定目的和利益的使用他人土地权利。同时,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如不得与需役地分离,随需役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消灭而消灭等。

  • 地役权消失的原因

    地役权消失的原因。包括土地灭失、需役地不再需要利用供役地、供役地无法满足需役地的需求、放弃地役权、存续期限届满或发生预定事由、土地被征收以及供役地权利人解除地役权合同等多种情况均可能导致地役权的消失。

  •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地役权人的权利、合同形式要求、地役权的设立和登记等。合同需以书面形式订立,包括当事人信息、供役地和需役地位置、利用目的和方法等条款。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可申请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登记时需注意权属状况、期限约定、登记程序等

  • 地役权的理解

    地役权的定义、性质、涵义、设立、登记效力、期限、土地所有权人与地役权的关系、效力、抵押以及变动等方面。地役权是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为了使用自己的不动产更加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利用他人不动产所享有的权利,具有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上的物权等性质。设立地役权应

  • 地役权的法律性质
  • 地役权的流转方式
  • 地役权的具有约束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