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一种他物权。供役地指的是他人的不动产,需役地指的是自己的不动产。
一、积极地役权与消极地役权
根据地役权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地役权分为积极地役权和消极地役权。积极地役权是指地役权人可以在供役地上进行一定的积极行为的地役权,也被称为地役权。消极地役权是指供役地人有一定不作为的义务,而非单纯的容忍义务,因此以供役地人不得进行一定行为为内容的地役权。
二、地役权的继续地役权与非继续地役权
根据地役权的行使方式或权利实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将地役权分为继续地役权和非继续地役权。继续地役权指权利的行使无需每次都有地役权人的行为,而权利仍能连续实现的地役权。例如,道路和设施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权利人在持续地行使地役权。消极地役权通常都属于继续地役权。非继续地役权又称为间断地役权,指权利的行使每次都需要由权利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否则无法实现地役权。
三、表见地役权与非表见地役权
根据地役权的存在是否表现于外部,可以将地役权分为表见地役权和非表见地役权。表见地役权指权利的存在能够被外界知晓,有外部事实作为表现的地役权,例如通行地役权或地面排水地役权。非表见地役权指权利的存在无法从外界认识,没有外部事实作为表现的地役权,例如埋设地下管线的地役权、眺望地役权、采光地役权和特定营业禁止地役权。
四、以地役权的内容为标准的分类
1、通行地役权:即在他人土地上通行以便到达自己土地的地役权。
2、有关水的地役权:包括取水或汲水地役权(在供役地上取水或汲水的权利)、导水地役权(通过管道或沟渠将水导入需役地的权利)和排水地役权(将生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入供役地或通过供役地排向其他地方的权利)。
3、眺望地役权:为了确保在自己的土地或建筑物中能够眺望风景,约定供役地的物权人不得建造或种植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物或竹木的权利。
4、采光地役权:为了改善自己的土地或建筑物的采光效果,约定供役地的物权人在一定区域内不得建造建筑物或种植竹木,或者建筑物、竹木不得超出一定高度的权利。
5、支撑地役权:即利用他人已经建成的墙壁搭建房屋或其他地上固定物的权利。设立此种地役权往往是为了节省建筑成本或扩大房屋的使用面积。
6、放牧地役权:根据约定,在供役地上放牧牛、马、驴等牲畜的地役权。
7、建造附属设施或安设临时附着物的地役权:需役地的物权人为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土地或建筑物,可以与供役地的物权人协商,支付一定的对价,获得在供役地上建造建筑物的附属设施或安装临时附着物的役权。
8、排污地役权:对于需要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尽管其可能已经获得环保部门的行政许可,但此种排污行为客观上可能给相邻不动产的利用造成损害或不便。因此,企业可以与相邻不动产物权人订立契约,支付一定的对价,获得一项排污地役权。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地役权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之上,是为了自己的不动产便利而使用的权利,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地役权的规定包括设立形式、登记效力、期限、土地所有权人的权益、效力、抵押和变动等方面。
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而进行的地役权设立登记。、按领证单领证日期持身份证、领证单到产权登记大厅发证窗口领取地役权登记证明。(一)设立地役权的形式: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法定地役权仅限于法律规定情形产生,只能用于实现公益。区分意定地役权和法定地役权的法律意义在于,地役权的成立要件不同,在我国
第一百五十六条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第一百六十一条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