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职后工资结算是有规定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
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工资发放记录
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
3、胸卡、门禁卡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
5、考勤卡
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类的。
被用人单位非法辞退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确定。合同到期后,劳动者虽可离职,但须按照公司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包括提交书面辞职申请、工作交接、工资结算等,最终获得《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事业单位辞退补偿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律明确了事业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情形和程序,以及相应的补偿标准。补偿金额根据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此外,劳动法规定辞退工资结算时间通常为离职后的五个工作日内,若未按时结算,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