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

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

时间:2022-05-10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5844
有限责任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存在: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等情形,可认定股东有公司法33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目的。关于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

1、有限责任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股东有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目的”:

(1)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2)股东为了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3)股东在向公司提出查阅请求之日前的三年内,曾通过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4)股东有不正当目的的其他情形。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八条

二、股东虚假出资是怎样

实践中单位虚假出资主要表现为:

1、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2、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并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4、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

5、单位股东设立公司时,为了应付验资,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又立即转出,公司未实际使用该款项进行经营;

6、未对投入的净资产进行审计,仅以投资者提供的少记负债高估资产的会计报表验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总则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方式

    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管辖权确定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应参照相关解释确定诉讼管辖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而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确定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特别是已经能够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法院。

  •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详细阐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并明确了经营者必须遵守的义务。同时,也强调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

  •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和违法性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违法性、广告内容的类型以及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指经营者发布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属于不正当竞争。广告内容类型包括商品特征、原料、来源、价格及企业情况等。虚假宣传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停止行为、

  • 网络著作权部分
  • 公司法人被执行高消费会影响个人财产吗
  • 公司法人可以诉公司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