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 > 如何化解土地纠纷

如何化解土地纠纷

时间:2025-02-1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753
土地价格越来越高之后也开始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土地纠纷,由于一块土地的价格太高纠纷双方都不愿意让步,为此也会就此陷入死角,必须要及时的化解。那么,如何化解土地纠纷?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如何解决土地纠纷?

一、双方协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土地纠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自愿性:双方当事人必须自愿进行商谈,并达成一致协议。任何一方,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对方。同时,任何单位或个人也不能非法干预。

(2) 合法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必须合法,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种解决方法适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如土地权属不明、范围不清、地界没有标志等。双方协商后,应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二、行政调解

如果当事人协商不成,应向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在行政调解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确保以下几点:

(1)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

(2) 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耐心的说服工作,讲明利害关系。

(3) 既要符合法律法规,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4) 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三、人民政府处理

人民政府处理,即行政处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乡级人民政府处理的土地纠纷主要涉及个人土地权属争议,争议范围较小,数量较少,情节不太复杂。为了及时解决土地纠纷,方便群众,这类纠纷宜由乡级人民政府处理。然而,对于情节复杂、影响较大的权属争议,需要处理后涉及登记和发证,因乡级人民政府无权登记和发证,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处理。但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承担受理的职责。

四、诉讼

诉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土地利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有权请求国家运用法律来保障。土地纠纷的诉讼方法有三种形式,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五、总结

在解决土地纠纷时,应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研究问题,分析原因,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尊重历史。根据法定程序,依据不同时间的有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先易后难、先调查后判断、先个别后一般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依法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关于土地纠纷申诉期限和土地纠纷处理原则的相关内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土地纠纷处理需依法进行,保护土地现状和合法权益,维护历史协议和乡规民约,合理处理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权益等。同时

  •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 警察能否处理土地纠纷

    土地纠纷并非警察的管辖范围,而是应由土地管理部门或法院处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处理土地纠纷的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行政调解、人民政府处理和诉讼等。在解决土地纠纷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

  •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和纠纷解决方式。购买者若合法拥有房产证,在拆迁时可获得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双方为同一集体组织成员等。纠纷可通过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

  • 山东省建设厅确保被拆迁人享受到最低住房保障
  •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证时机
  • 青苗补偿费纠纷的解决途径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