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大年三十属于加班,一般情况下,加班工资按照劳动者工资的两倍计算。
春节期间,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按照劳动者工资的三倍计算。另外,大年除夕也属于假期,共计四天,加班工资按照劳动者工资的两倍计算。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春节期间的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依据上述规定执行。
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作为加班工资。
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予劳动者补休,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予补休,则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作为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如果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岗位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可以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任何约定,则按照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上办法确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节假日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 21.75 ×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 21.75 × 200%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元旦、劳动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各1天,春节和国庆节各3天,共计11天。休息日一般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双休日。由于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的性质不同,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也有所区别,节假日的加班工资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孕妇在产假结束后有权辞职。如果孕妇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孕妇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行为,孕妇也可以根据法律单方面解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