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什么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2-06-0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9470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什么

1、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无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致物损失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不当得利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不当得利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原告需证明交付给被告的事实和错误原因,并承担无法证明给付错误原因的举证责任。在审理实践中,真正符合法律意义的“不当得利”案件很少,法官不应轻易引导当事人再次提起不当得利诉讼。

  •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同时履行抗辩权仅适用于双务合同,要求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务基于同一合同产生并具有对价或牵连关系。对于主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的关系也进行了阐述。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举证责任,学界存在不同理解,但权利人若无法证明

  • 什么人能向法院提起公诉
  • 明确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的含义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