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孕妇没有严重违纪等情形,用工单位不能无故解除孕妇的劳动合同。如果孕妇有过错,用工单位应将其退回派遣单位,并由派遣单位依法解除孕妇的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依照该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般情况下,女职工的产假最少为90天。其中,产前假为15天,产后假为75天。如果是难产,增加产假15天。如果是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如果产前假不足15天,可以与产后假合并使用。
对于24周岁以上的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晚育女职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增加产假15天,并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10天。如果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另外增加产假30天。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能仅仅因为女职工怀孕而解除其劳动合同。然而,如果怀孕的女职工本身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单位的规定,给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失,此时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行为,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此外,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想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6种和第40条规定的2种情形共8种情形之一,否则就是违法的。
当员工被无故辞退后,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维权。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如果对仲
随着经济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增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劳动纠纷。对于劳动合同法了解不多的劳动者来说,新劳动法中关于辞退赔偿双倍的规定是怎样的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应支付赔偿金。具体来说,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