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据必须客观存在,禁止收集伪造、虚假证据。
2. 收集证据的方法和手段必须合法,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予排除。
3.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以下材料可作为证据:
1. 物证:实物作为证据。
2. 书证:书面文件作为证据。
3. 证人证言:证人作证作为证据。
4. 被害人陈述:被害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作为证据。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作为证据。
6. 鉴定意见:鉴定机构的意见作为证据。
7.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对案件进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过程的记录作为证据。
8.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作为证据。
所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1. 迅速、及时收集证据:及时收集证据是时间上的要求。行政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办案的期限,离发案时间越近,物品、痕迹容易找到,当事人或证人对案件事实的记忆也越清晰,表达也更清楚。
2. 注意证据的全面性: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更好地证明事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不得违法侵权:在收集证据过程中必须使用合法的手段,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手机关机卡在里面时,警方是否能够对手机号进行定位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手机定位的方式,包括GPS定位、WIFI定位和基站定位。同时,根据公安局手机定位的法律规定,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对手机进行定位。即使手机关机,仍有可能通过基站定位等方式
公安局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公安机关保存的行政处罚记录和档案不会消除,这些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只有在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会调取。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非法证据的概念和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综合上述法律规定可知,非法证据包括刑讯逼供取得的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