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职工职务侵占涉嫌违法,此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1、犯罪对象不同。
(1)前者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的财物;
(2)而后者的对象有三类(保管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既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也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之外的个人或组织的财物。
2、客观方面不同。
(1)前者是利用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只要有“占为己有”的行为即已经违法,就构成职务侵占罪;无需“拒不退还或交出”为必要条件。
(2)而后者根据具体对象分析,对于保管物,行为人的占有行为是合法的;行为人占有遗忘物、埋藏物,未按法律规定上交,其占有行为则具备一定程度的违法性;但只有在财物真正的所有权人索要时,行为人“拒不退还或交出”,才能构成侵占罪。
3、犯罪主体不同。
(1)前者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人员;
(2)而后者的主体则是替他人保管财物的人、捡到遗忘物和埋藏物的人。
4、处理程序不同。
(1)前者属于公诉案件;
(2)而后者属于自诉案件,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职务侵占罪其实与侵占罪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从犯罪主体来看,其实职务侵占罪就是特殊主体的犯罪了,按照相关法律中的规定来看,只有一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才有可能构成此罪的犯罪主体。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两者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和犯罪手段上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侵犯的是单位财物,利用的是职务便利;而盗窃罪是一般主体,侵犯的是他人财物,采取秘密窃取手段。此外,两者的起刑点也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刑罚相对较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情形与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情形。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包括侵占数额较大或巨大的公司财物,将面临有期徒刑和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公司法责任涉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等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较大即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保险公司员工若有虚假理赔等行为也会构成职务侵占罪。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规定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不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