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仲裁申请中,应当详细叙述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方式、手段和后果等。尤其要客观清楚地交代引发双方劳动争议的关键性事实。此外,还应包括劳动者何时入职、从事何种工作、约定的工资等内容,叙述要全面而简洁。
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一) 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 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书写仲裁申请存在困难,申请人可以口头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在仲裁庭开庭裁决前的五日,应当将开庭时间和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给当事人。
在开庭审理时,仲裁庭应当听取申请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的答辩,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辩论,并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如果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仲裁庭将进行合议并作出裁决,同时制作仲裁裁决书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在诉讼期限届满后仍未提起诉讼,裁决书即产生法律效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应当在四十五日内结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对于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应当在组成之日起的十五日内结束处理。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可以延长十五日。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及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公正的裁决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需在我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及所需证据种类和范围也被详细阐述。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作期间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的重要性。
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申请流程。文章介绍了申请人基本情况和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申请事项为追加被申请人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同时,文章详细说明了事实和理由部分应详细阐述与本案相关的利害关系,并提供了证据及其来源的说明。最后,文章以一个具体
公示催告程序的流程。持票人如遇到票据丢失或被盗,可向基层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人需递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票据主要信息和申请理由。法院受理后将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催促相关人员申报权利。公示催告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