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 >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2-08-0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6619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重视事实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及时性原则;以及着重调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等。关于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1. 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应该平等,不论其身份或地位。

2. 事实重视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该重视事实,根据客观证据进行调查和判断。

3. 合法性原则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遵循合法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公正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5. 及时性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及时进行,以便尽快解决争议,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6. 调解和保护权益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着重采取调解措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

1.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 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 若调解不成,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也可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2) 仲裁一般经历以下阶段:

① 案件受理阶段: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② 调查取证阶段:收集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事实。

③ 调解阶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④ 裁决阶段:若调解失败,仲裁庭召开仲裁会议,进行庭审调查、辩论和陈述,最终做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处理遵循的原则是非常人性化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劳动争议应依法进行,着重采取调解方式,保证公正平等,并积极解决争议。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解聘备案手续的受理范围

    失业保险关系属地原则下,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办理解聘备案手续的规定和流程。包括青岛市、五市三区就业服务中心以及省就业办的受理范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诉讼处理方式以及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

  •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 事实劳动关系举证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我国一般采用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但在劳动争议诉讼中采取“部分举证责任倒置说”。涉及劳动基准法内容、劳动者权益侵害、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等争议类型,用人单位应承担证明责任。但在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诉讼中,需要

  • 试用期辞职拖欠工资的解决方式

    试用期辞职后工资拖欠的问题以及试用期工资待遇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劳动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并体现同工同酬原则,用人单位必须为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 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否可以随意降薪?
  •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 去公司注册地仲裁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