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费赠品造成损害能要求索赔,即使是免费赠品的,赠送人也有义务保证赠品的质量,如果因此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赠与人承担损害责任,一般是赔偿医药费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一)、延时服务可以索赔;
消费者都知道,接受了一个部门或其他类似的服务,延时不付费时,会被强行收取滞纳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费,却没有按时得到应得的服务,可以得到损失赔偿。对延时服务的索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后索赔,一种是事中索赔。前者较易,但由于服务已过,可能造成消费者收集证据的困难;后者较难,但通常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耽误使用可以索赔;买了不合格的产品,给消费者造成延误使用的损失,也常常被消费者所忽视。我国一些省市,对消费者的这一权益,给予了明确的认可,从而使消费者可以据此进行索赔。
(三)、免费赠品也可索赔;
买一赠一之类的行为,不是民法上纯粹的无偿赠与,而是一种有偿的要约行为。消费者按要求购物,实际上就与商家达成了“买一赠一”的合同,这一合同成立后,商家便有义务提供赠品。
这些赠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是合格的产品,而不能欺骗消费者。
(四)、精神损失可索赔;
按照现有的惯例和法规,消费者在遭受侵权后,能得到的赔偿,仅仅是依照商品与服务价格以及相关内容计算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在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整个过程中,实际损失与经济损失并不是等值的。前者还包含着消费者为投诉所耗费的精力,甚至在交涉中还可能遭受到人格尊严的伤害,即精神损失。每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广大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诉消协都予以受理,例如下面这几种;
1.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
2.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
3.商品超过规定保修期和保证期而产生的纠纷。
4.商品标明是处理的(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
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患者购买药品时的消费者投诉权利。根据相关法律,患者若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依法投诉。解决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请求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监督检查药品相关事项,并需保密被检查人的秘密。消费者投诉时,需提交基本情况、投
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消费者对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和服务环节的担忧。作者强调了只有保障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提出加强对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和服务环节的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建议。文章通过个人经历和观点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呼吁社
《产品质量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针对产品质量纠纷,消费者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有权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包括一般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缺陷导致的损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但产品缺陷导致损害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后中介费的退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中介费作为居间服务费用,在买卖双方解除合同后一般不会退还。但如果中介故意隐瞒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则不能要求支付报酬并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中介成功促成合同成立,报酬应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