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在公司未能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以维护公司利益并追究责任的一种法律关系。
1、由股东行使
股东代表诉讼是基于股东所在公司的法律救济请求权而产生的,不同于股东传统意义上因出资而享有的股权。股东代表诉讼是由公司本身的权利传递给股东行使的。与股东直接诉讼不同,股东代表诉讼是股东代表公司行使诉讼请求权,所获得的利益或判决结果由公司承担,与股东私人利益无关。
2、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然而,并非所有公司股东都有资格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限制,旨在防止恶意滥诉。作为原告的股东必须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者在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
3、法院判决结果由公司承担
法院判决的结果直接由公司承担。作为名义上的诉讼方,股东没有任何资格、权利和权益。原告股东无法获得任何权益,法院对案件的判决结果直接归结于公司承担责任。这是股东代位诉讼的典型特征,表明股东仅代表诉讼过程。
4、发生在公司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下
股东代表诉讼发生在公司未能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下。当公司未采取诉讼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可能导致公司权益受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代表诉讼才可能发生。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股东代表诉讼是基于股东所在公司的法律救济请求权而产生的,这
2、如果是内部撤销法定代表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判例,该公司可以召开股东会,作出股东会决议撤换法定代表人,并可通过诉讼程序提起返还财产之诉,要求法定代表人返还公章、营业执照、财务账表等公司相关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