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法律规定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有什么?

法律规定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有什么?

时间:2024-07-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267
导读: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有客体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是故意,而客观要件是通过债务转移资产,实施虚假破产行为,而客体是公私企业的破产制度,主体是一般的主体。

一、法律规定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有什么?

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有客体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1、符合以下要件确定构成虚假破产罪: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意;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的行为;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构成虚假破产罪的条件包括:构成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债权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即公司通过隐匿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三、虚假破产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虚假破产罪立案标准: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的,按照《公司法》当中的规定完全是可以申请破产,申请破产之后利用公司的资产对于债务人承担债务就可以了,而对于公司的股东来说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债务的。但是不能构成在虚假破产,否则将会构成《刑法》第162条当中的虚假破产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