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定的法律解析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定的法律解析

时间:2024-02-03 浏览:10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7564
导读: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对于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侵犯公民个人名誉权或法人商誉的行为,需要承担以下民事责任:

  • 停止侵害:制止散布谣言的行为。
  • 恢复名誉:采取措施恢复受害人的名誉。
  • 消除影响:消除谣言对受害人的不良影响。
  • 赔礼道歉:向受害人公开道歉。
  • 赔偿损失:赔偿因谣言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行政责任

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将受到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以下行为之一,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者,将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1.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2.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
  3.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

因此,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上述规定对散布谣言的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将根据规定使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和处罚。

三、刑事责任

对于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综上所述,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层面,造谣传谣者需赔偿受害人名誉和经济损失;在行政责任层面,对情节较轻的造谣传谣行为人,将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等处罚;在刑事责任层面,若造谣传谣导致严重后果,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或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的问题。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为过失。若炸鱼行为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爆炸事件,造成致人重伤、

  •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投资平台诈骗是金融犯罪的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定罪标准涉及诈骗数额的大小、主观故意及侵犯的客体等方面。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处罚规定。

  •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处罚依据非法所得数额,若达到5万元以上则构成非法经营罪,可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引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经营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物品、买卖许可证等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罚则。

  •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定的法律解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