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的规定,当工伤与交通事故发生竞合时,受伤者可以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和向肇事司机索赔,即可以获得双重赔偿。然而,并非所有项目都可以获得双份赔偿,例如交通事故造成的误工费需要用人单位提供的误工损失证明才能获得赔偿。另外,在工伤事故中,用人单位应在治疗期间向职工支付工资,因此不会导致误工损失。
对于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责任导致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并已按照相关事故伤害处理规定获得相应赔偿的情况,同时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认定条件,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应当区分待遇项目和支付途径进行处理。原则上:
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符合以下条件才能认定为工伤:
如果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并经过工伤认定程序认定为工伤事故,劳动者可以同时向用人单位和交通事故的肇事者主张赔偿权利。
职工在上班时间内遭受暴力伤害的情况,包括工伤认定条件和赔偿要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以及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要求,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和护理费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费用标准均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需经过相应的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保险理赔中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保险公司的认定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包括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两种计算方法。保险公司需要受害人在事故中承担一定责任后才会承担误工费的赔偿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司法解释规定了误工时间的确定和计算方式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包括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标准,以及根据最高法院确定的客观计算方法和定型化赔偿模式的具体计算公式。涉及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