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租赁纠纷 > 申请成都市年公租房最新政策是什么

申请成都市年公租房最新政策是什么

时间:2023-06-3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2122
导读:如果是属于收入中等偏下的家庭,想要申请成都公租房的话,那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家庭人口的成员必须在两人以上,同时需要具备承租的城镇户口,并且在成都没有城镇的房产也没有承租公房,这样才可以申请。

一、申请成都市公租房最新政策是什么

1、收入中等偏下的家庭

(1)申请条件:

(1.1)家庭人口在2人及以上。

(1.2)主申请人具有正式成都城镇户口。

(1.3)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成都无城镇自有产权住房且未承租公房。

(2)申请所需材料:主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户口簿、身份证、婚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原件(无工作的人员提供收入承诺)等相关证明材料。

(3)申请方式: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社区)提出申请即可。

2、成都户籍单身居民

(1)申请条件:

(1.1)具有成都正式城镇户口。

(1.2)申请人在成都无城镇自有产权住房且未承租公房。

(1.3)若申请人未满35周岁(成年孤儿除外)的,须在中心城区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

(2)申请所需材料:申请人户口簿、身份证、婚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原件(年满35周岁且无工作的单身居民提供收入承诺)等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未满35周岁的单身居民还需提供劳动(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是成年孤儿且未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申请的,须提供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的相关证明。

(3)申请方式: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社区)提出申请即可。

二、公租房买卖规定是什么

1、可以买卖,满5年才能买,买后5年才能卖。

2、公租房出售的原因是,目前租金太低,连续出租15年才能收回成本,为杜绝有人倒卖房源,将规定租满5年才能买,买后5年才能卖。

3、具体来说,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且已纳入公租房实物保障范围的城镇中偏下收入家庭,可自主选择承租或申请购买,目前公租房可买全部产权,也可买部分产权,如果购买部分产权,保障对象出资所占份额一般不低于总房价的50%。

4、如果购买的是部分产权,那么,首次购买部分产权后的5年内,可按原价继续购买剩余的产权份额;超过5年,房价要重新核定。

5、价格方面,公租房出售价格参照周边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确定,并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优惠后均价不得低于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销售均价的80%。政府部门还可以根据楼层、朝向等因素适当设置楼层差价。

如果想要申请公租房的话,首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申请人的收入标准必须是在规定之下,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群申请的标准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说如果是属于收入中等偏下的家庭的申请条件和单身居民的申请条件就是不一样的。其次公租房在买下来后至少要满5年才能继续买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共租赁房申请的处理程序

    公共租赁房申请的处理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公示和核实、市级审核、市级公示和核实、轮候和租赁协议签订等环节。在申请过程中,要求申请人提交完整的申请和申报材料,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按照轮候规则列入轮候册进行轮候,并签订租赁协议

  • 公租房居住期限

    公租房的居住期限、续租条件、无法腾退的情况和承租权继承等问题。公租房使用期限一般为一定期限,到期后可重新申请。承租家庭在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可申请续租,符合条件的可续签合同。无法腾退的家庭将给予两个月的过渡期,收取市场租金。公租房承租权不能继承分割,但可

  • 承租人是否有资格申请公租房

    承租人申请公租房的资格问题。根据《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与配租暂行办法》的规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定人群可以申请公租房。已经取得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资格的家庭无需再次申请,而符合特殊条件的家庭可优先配租公租房。申请轮候

  • 租房订金不退如何处理

    租房订金不退、残疾人申请公租房以及租房交钱后反悔能否退钱的问题。对于订金不退,可以根据双方协商、合同协议和法律规定处理。残疾人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公租房。租房交钱后反悔能否退钱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取决于合同中的条款、法律法规和双方协商。如果不清楚如何处

  • 成都公租房如何申请?具体流程是什么
  • 如何写申请公租房
  • 成都租房公积金怎么提取,一年最多可提取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