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不成立的条件有:
1、出租人的资格不合法;
2、融资租赁标的物违法;
3、承租人与出卖人恶意串通,骗取出租人资金的;
4、以融资租赁合同形式规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的融资租赁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是诺成、要式合同,诺成合同是指融资租赁合同经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而非以租赁物或租金的实际交付为条件。我国《民法典》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该合同应确定为无效,因此融资租赁合同为要式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的订立一般由承租人发起,其具体步骤分为:
1.承租人选择租赁物的出卖人(供应商),并与出卖人协商约定买卖合同的条款;
2.承租人选择出租人(租赁公司),并与其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3.承租人与出租人订立委托协议,委托出租人按照自己确定的出卖人和商定的条件与出卖人订立买卖合同;
4.出租人以自己的名义与出卖人订立买卖合同,同时,承租人必须在买卖合同上签名盖章。
融资租赁合同一经合法成立,便具有了法律效力,此时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融资租赁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但不得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双方当事人协商变更融资租赁合同,应征得担保人的同意或事先通知担保人。担保人表示不同意的,如果融资租赁合同双方仍协商变更合同,则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因此免除。
3.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擅自转租租赁物的,其转租合同无效,出租人有权解除融资租赁合同。因此造成出租人损失的,承租人应负责赔偿损失。
4.变更或解除融资租赁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5.融资租赁合同订立后,不得因承办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解除。
6.融资租赁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因其所受损失向有过错的对方当事人要求赔偿的权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日渐迅猛。而对于融资租赁各方权利的保障也是成为形势发展所需,也是人民法院正确审理这类案件,公正司法的前提。这对融资租赁业的进一步发展,达到既保证出租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保证承租人的合法权益,以促其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租赁秩序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用买卖合同的试用期限相关问题。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需明确约定试用期限,未明确约定的可按交易习惯或出卖人决定。试用期内买受人有权选择购买或拒绝购买标的物。对于已支付部分价款或对标的物进行非试用行为的买受人,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应认定其同意购买。
最新的购房合同修订内容,包括出卖人对房屋权属的合法性承诺,防止一房两卖;细化交房条件,保障购房人接收合格房屋的权利;增加预告登记约定,允许买方自行申请办证;以及保护买受人信息隐私等。这些修订为购房人提供了更多保障。
甲方与乙方为了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加强律师之间的业务合作,经过充分协商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异地业务代理、合作业务代理、授权委托和保密、代理方式和费用、费用分配、费用支付以及违约责任等。双方需共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诚实守信,严格遵守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员工培训的协议内容。协议包括培训期限、费用、乙方的义务、服务期、工资及福利待遇、服务期限、违约责任及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对乙方进行培训,乙方必须遵守公司规定,包括保密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服从管理等。文章还涉及服务期、工资补助、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