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业主行使撤销权的条件是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这意味着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不仅侵害了业主的实体权利,还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从而侵害了业主的程序权益。
实体权益的侵害是指业主作为物业管理区域内区分所有人的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而享有的合法权利受到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决定的侵害。在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情况下,业主享有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等权利。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业主大会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只要业主大会按照规定的程序作出决定并且得到一定票数的业主同意,该决定就对全体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少数业主不能以不同意为由请求撤销该决定。
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应当限于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并且只能根据业主大会授权的职责作出相应的决定,如召开业主大会等。如果业主委员会擅自作出决定,业主有权请求撤销。
程序权益的侵害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程序作出的决定。在审查程序方面,应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业主大会在作出决定之前应提前通知全体业主,并让业主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投票权。投票后,应统计投票情况并根据得票情况作出决定。
如果业主大会实际上并未召开而作出决定,属于虚假决议,业主有权请求撤销。如果业主大会在没有通知业主的情况下进行投票表决,属于有程序瑕疵的决议,业主有权请求撤销。对于通知方式,不一定要直接通知每一位业主,可以通过在小区公告栏发布公告等方式通知。如果某一决定的同意票数未达到法定比例,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程序的决定,业主有权请求撤销。
业主撤销权适用的对象是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业主撤销权的范围取决于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依法有权对哪些事项作出决定。除了业主大会所授权的职责之外,业主委员会的职责限于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无权自行作出对业主权益具有实质影响的决定。
综上所述,业主的撤销权旨在防止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滥用权力作出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决定。建筑物区分所有中的重大事项决定机制能够有效保护业主的权利,确保业主的实体权益得到保障。
债权人撤销权的定义、目的、效力及其行使条件。债权人撤销权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行为导致债权无法实现,是债权保全的一种方式。撤销权的行使涉及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其行使条件包括债务人的行为、受让人的知情、债权人的损害以及债权保全的必要。只要债务人的
合同保全的法律规定及其定义。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含义、条件和行使方式。代位权是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撤销权则是当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申请撤销其行为的权利。合同保全旨在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而
赠与合同中撤销权的两种类型: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前者适用于特定条件,后者基于法定事由。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撤销权的法律依据、适用条件和分类。任意撤销权可以在赠与合同尚未履行且符合一定条件时行使,而法定撤销权则基于受赠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定事由,无论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