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三个方面的权利:
业主对建筑物内属于自己所有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拥有直接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业主可以出租、出借专有部分,获取收益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此外,业主还可以将专有部分抵押贷款或出售给他人。
业主对建筑物区划内的走廊、楼梯、过道、电梯、外墙面、水箱、水电气管线等共有部分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此外,业主对小区内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共有部分也享有相应的权利。业主还有优先购买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权利。
业主有权通过参加和组织业主大会对共用部位与公共设备设施的使用、收益、维护等事项进行管理。共同管理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基础,与共有权一起构成了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专有部分的所有权是主导地位,没有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就无法产生共有所有权和共同管理权。当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时,其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权也会一并转让。业主享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不动产所有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共同管理权三个权利集合在一起。其中,专有所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权起主导作用。在登记时,只需要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进行登记,而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权不需要单独登记。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三个权利必须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在转让、处分、抵押、继承这些权利时,必须将其视为一体,不能保留其中的一部分而转让其他权利。同时,在同一栋建筑物上,不能既设定区分所有权,又设定一般所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权利主体身份具有多重性,包括专有所有权人、共有所有权人和成员权人(业主)。与一般不动产所有权不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可以同时具有所有权人和共有权人的身份。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涉及的权利内容较为复杂。除了业主对小区内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管理权之外,还包括对自己住宅的使用、占有、管理权。然而,对专有部分的使用权也受到限制,不能侵犯其他业主的权益或危害建筑物的安全。
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区别及职责。业主大会主要负责制定管理规约、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等职责。业主委员会则主要负责召集业主大会、代表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了解业主意见并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成立业主大会及选举业主委
成立业主委员会所需的材料及其业主委员会的任职条件。包括发起人签名的书面申请、产权证明复印件、登记申请表、选票、授权委托书等文件,以及业主委员会成员需满足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守法律法规、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等条件。
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和方法。共有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等,不应分摊的部分包括人防工程的地下室等。分摊原则依据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若无则按建筑面积比例计算。分摊方法根据不同建筑类型计算分摊系数,再按照各套内或功能区内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
业主委员会的决策撤销程序及其聘用人员的合法性。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如违法,可由行政部门撤销并通告全体业主,但决策合法性判定在于法院。业主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负责物业管理公共事务,无自治管理规范决定权,其成员须是业主。聘用非业主人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