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第280条第2款的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业主撤销权作为一种形成权,与一般形成权不同,必须通过诉讼方式行使,并最终由法院判决生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业主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起一年内,可以以侵害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程序为由,请求法院撤销该决定。换言之,业主撤销权的行使受到一年除斥期间的限制,且该期间不因任何事由中止、中断或延长。若业主超过一年未向法院提起撤销权之诉,则其享有的撤销权消失,无权再要求撤销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相关决议。
在业主撤销权之诉中,适格原告必须是业主。业主并非仅指购买商品房的人,而是指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人。建筑物专有部分具有独立性、能够明确区分、能够独立、排他使用,并能够登记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特点。因此,除了房屋,具备以上三个特点的车位、摊位等特定空间也属于建筑物专有部分,其所有权人同样是法律意义上的业主。根据法律,业主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因此,已交付但尚未办理房产证的物业买受人以及单独购买车位的买受人都是法律意义上的业主,具备提起业主撤销权之诉的主体资格。
业主撤销权的存在旨在保障业主的相关权益。若相关民意代表侵犯了业主的权益,业主可以撤销该民意代表的权益。这些民意代表是指在业主所在的小区内进行管理的人,若选出的民意代表不愿意卸下职务,业主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
物业处理业主报修事项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好相关事宜,及时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以保障业主权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多项工作,包括建立物业档案、负责装修管理、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生态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设
以下几个关于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纠纷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业主轿车在小区被盗,物业公司是否需要赔偿。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果未能履行导致业主损失,应依法承担责任。第二个案例是物业公司利用小区外墙赚外快,所得收益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委员会由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利益并监管物业公司运作。其权利包括决定重大事项、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等,义务包括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执行业主大会决议等。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具有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双方在法律和经济上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