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人身生命保险理赔 > 购买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注意什么

购买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注意什么

时间:2019-08-0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23

目标:提醒消费者明明白白投保解读部门:山西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为进一步遏制保险销售误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以更好地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但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投保时,保险业务员只称该保险好的一面,结果投保后发现被“套”进去了。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讲,了解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及其信息披露规定,明明白白投保,对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主题一:市民王女士问,她想购买一种新型的人身保险,是不是所有产品都有高额的分红?新型产品具体是指什么?

山西保监局专业人士解答: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以下简称新型产品)是指投资连接保险、万能保险、分红保险等区别于传统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的人身保险产品。新型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兼具保险保障功能和投资理财功能,保险利益不确定,保险金额随着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变动。

新型产品的本质是保险产品,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有较大的区别,更不是银行存款的替代品。不同新型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不同,隐含的风险也不同:分红保险的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关于未来保险合同利益的预测是基于公司精算假设,不能理解为对未来的预期,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保险公司可能不会派发红利。投资连接保险有费用扣除情况,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完全由投保人承担,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关于未来保险合同利益的测算是基于公司精算假设,不能理解为对未来的预期,实际投资可能盈利或出现亏损。万能保险有费用扣除情况,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关于未来保险合同利益的预测是基于公司精算假设,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不能理解为对未来的预期。

课堂主题二:《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解读。

解答:《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从销售、售后和持续披露等几个环节,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增强了保险公司的强制披露义务,对于规范保险公司宣传销售行为,遏制销售误导将产生重要作用。例如,在销售环节,规定向个人销售新型产品的,应当向投保人出示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并要求投保人抄录风险提示语句后签名。上述规定有助于投保人充分了解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在售后环节,要求保险公司在犹豫期内对投保人进行回访,并分别规定了分红、投-连、万能等三类产品的回访要点。回访可以帮助投保人再次了解所购买的保险产品,一旦发现不符合自己的购买意愿,可以选择犹豫期内解除保险合同。在持续披露环节,除分别规定分红、投-连、万能等三类产品的披露规则外,对于万能、投-连等灵活缴费类产品,还特别规定当保单期满前,保单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风险保费及其他费用的,保险公司负有及时催告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单分类

    保险业的保单分类,介绍了S.G.保单、ITC保单、ICC保单、大保单、小保单以及预约保单等六种保单类型。其中,S.G.保单因与实际航运不符已废止;大保单是最正式的保险单据形式,国际贸易中使用广泛;小保单是简化的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预约保单则用于

  • 失地保险一次性缴费标准

    失地保险的一次性缴费标准。对于已征地农民和新征地农民,根据不同年龄和情况,详细列出了养老保险金缴费档次和金额,并说明了缴纳条件及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此外,适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其缴费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可接续。

  • 海啸损失的保险理赔范围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

  • 保险公司的押金退还程序

    保险公司的押金退还程序,包括押金的性质和规定、退还押金的条件和法律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应提前约定什么情况下可以退还押金,以避免纠纷。同时,押金被视为租赁预付款,如果没有造成房屋及室内设施的财产损失,则应在合同期满或解除合同时予以退还。如发生不退还租房押

  •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有关条文的细则释义
  •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购买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注意什么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