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 > 物业纠纷社会治理的相关规定及法律解析

物业纠纷社会治理的相关规定及法律解析

时间:2024-05-1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547
导读:国家并没有规定过物业纠纷社会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目前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是由当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的,所以发生物业纠纷之后,业主可以向房管局投诉,也可以根据物业纠纷的具体情况,先跟物业公司协商处理。

一、物业纠纷社会治理的相关规定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物业纠纷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然而,《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作出了相关规定。

1.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2.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二、物业纠纷的处理方式

针对物业纠纷,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当事人自选协商和解

当事人可以自主协商并寻求解决方案。

2.请求第三人调解和政府主管部门行政调解

当事人可以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也可以请求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解。

3.当事人间约定仲裁

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进行仲裁。

4.司法诉讼

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提起诉讼解决纠纷。

三、物业服务的相关规定

针对物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作出了相关规定:

对于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四、物业纠纷的诉讼流程

物业纠纷的诉讼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原告起诉

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2.法院受理并送达被告

法院受理案件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提交答辩状

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开庭审理

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以及宣读勘验笔录。

5.判决或调解

法庭辩论终结后,依法作出判决。在判决之前,如果有可能进行调解,还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6.判决宣告

法院宣布判决结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业主与物业管理之间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部分业主甚至认为小区根本不需要物业公司的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一些物业公司注重管理,却忽略了物业公司应服务于业主的核心职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包括制定依据、业主大会的宗旨、组成、活动范围、议事内容以及召集主体等方面。该规则旨在保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设立和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物业的安全使用。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应根据有关规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

  • 物业不作为,业主如何维权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

  • 物业应在何时处理业主报修事项

    物业处理业主报修事项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好相关事宜,及时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以保障业主权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多项工作,包括建立物业档案、负责装修管理、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生态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设

  • 轿车在小区被盗,物业公司应当赔偿

    以下几个关于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纠纷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业主轿车在小区被盗,物业公司是否需要赔偿。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果未能履行导致业主损失,应依法承担责任。第二个案例是物业公司利用小区外墙赚外快,所得收益

  •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 物业纠纷社会治理的相关规定及法律解析
  • 物业纠纷民事诉讼状范文及其要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