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履行的概念
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一种违约责任形式。继续履行具有以下特征:
(1) 继续履行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履行。具体表现在:继续履行以违约为前提;继续履行体现了法的强制;继续履行不依赖其他责任形式。
(2) 继续履行的内容是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义务,与一般履行并无不同。
(3) 继续履行需要对方当事人(守约方)的请求,法院不得直接判决。
2、继续履行的适用
继续履行的适用根据债务性质而有所不同:
金钱债务:无条件适用继续履行。金钱债务只存在迟延履行,不存在履行不能,因此应无条件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形式。
非金钱债务:有条件适用继续履行。对于非金钱债务,原则上可以请求继续履行,但以下情形除外:
(1) 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履行不能);
(2) 债务的标的不适宜强制履行或强制履行费用过高;
(3)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如季节性物品供应)。
采取补救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质量不合同)并消除履行缺陷的具体措施。
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减少的财产或所丧失的利益的一种违约责任形式。
(1) 赔偿损失是最重要的违约责任形式。
(2) 赔偿损失是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损失。
(3) 赔偿损失是由违约方赔偿受害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赔偿损失仅限于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与违约行为无关的损失不在赔偿范围内。赔偿损失是对守约方遭受损失的补偿,而不是对违约行为的惩罚。
(4) 赔偿损失责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钱或财物的责任。
(1) 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
(2) 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赔偿性)违约金。
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在法律和合同规定下,由一方预先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比例的金钱或其他替代物。根据《民法典》第586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担保法的约定,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履行债务。
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在司法实践中,一旦发生贷款合同违约,需要追究违约责任和后果。具体情况下,如果贷款合同涉及违法行为、欺诈、诈骗等严重恶劣情节,还需要将其提交给法院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重复抵押的法律解析,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无权处分的概念。重复抵押是指债务人以同一抵押物向多个债权人进行抵押的行为。形式上的重复抵押中,各个抵押权之间不存在根本的担保利益冲突。实质上的重复抵押涉及抵押物重叠,各抵押权人利益相互影响程度更深,关系更复杂。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担保物权是从物权的一种,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涉及他人的所有物,具有属性特征、预先约定性、可靠性、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担保的种类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反担保的范围在担保法中有所规定,但也存在一
构成违约责任的条件,包括行为、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违约行为必须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产生,且主观要件是违约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损害事实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其他不利后果,违约人需要对其违约行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害进行赔偿。最后,违约行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