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民间借贷风险防控有哪些?

民间借贷风险防控有哪些?

时间:2023-12-02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4972
导读:称对于民间借贷的风险防控,首先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制度来进行完善的。首先要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其次是加快民间借贷征信体系的建设,以及对违法借贷的打击力度要加大。这样才能够将民间借贷的风险进行防控。

间借贷的风险来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来源于借贷双方,因此相关的责任也应主要由借贷双方当事人承担。国家和社会等相关主体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各相关主体应共同努力,形成解决及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合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制度。借鉴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主体资格、业务范围、资金来源、放贷利率上限、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将达到一定规模的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范畴,进行管理、监测、引导和规范。

二是加快民间借贷征信体系建设。通过主流媒体及各种方式宣传民间借贷法律知识、金融风险知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经营案件等,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充分揭露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形式和危害性,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投资。

四是探索建立政府事前监管机制。针对民间借贷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借款合同不规范的现象,政府可以进行事前干。

总结民间借贷可能存在的风险,其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借贷主体广泛。民间借贷既可以发生在熟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既可以发生在自然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法人之间,还可能发生在自然人与法人之间;有的借贷双方具有较为亲密的关系,如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有的互不相识,通过中间人介绍借款。

2.借款形式不规范。有的借贷是口头的约定,没有任何书面的证据;有的借贷仅有微信、短信或者通话记录,无明确的债权凭证;借款大部分通过现金的形式交付,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证实款项是否交付、借贷行为是否完成。

3.借款凭证内容不完善。因为当事人缺乏法律知识,导致借条内容不是很全面,有的没有约定利息,有的对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款用途等没有明确约定,有的仅仅在借条上约定借款本金,借款利息以口头的方式约定,发生纠纷时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4.担保方式约定有疏忽。民间借贷的担保最常见的有两种,即保证和抵押。保证担保中保证人仅签名,忘记注明是保证人,埋下了隐患。抵押担保中机动车抵押和房屋抵押占多数,但这两种抵押却很少有人进行抵押登记,以致在出现纠纷时,当事人自己的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5.不知或片面理解诉讼时效。很多出借人没有诉讼时效观念,不及时主张权利,导致债权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有的出借人片面理解诉讼时效,认为借条会“过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求借款人重新出具借条,并把旧的借条作废,导致借条上的借款日期跟实际的交付借款日期不一致,而面临败诉的风险。

针对于民间借贷,首先民间借贷有太多空白的空间可以操作,所以对于民间借贷是一种在模糊边缘行走的概念。其次,民间借贷有很多违法行为,其中甚至于包括暴力胁迫甚至于危害到借款人的家庭,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针对于这种民间借贷应依法取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问题。在我国,债务的追讨时效一般为三年,保证人的责任是在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内。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限,一旦诉讼时效已过,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同时,债权请求权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诉讼时效,如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

  • 撤诉后是否可以更换担保人?

    担保合同在撤诉后是否可以更换担保人。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亦无效。担保人更换需债权人同意。如担保合同无效且涉及过错方,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授权与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无效。因此,在考虑更换担保

  •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则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此外,债权转让需符合合同性质、当事人约定和法律规定的要求,不符合则无效。结论指出,债权人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债权转让的有效性。

  •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及原则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原则以及个人债务清偿的五大原则。债务赔偿顺序分为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和交付遗赠等三个清偿顺序。清偿原则包括实际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强制履行原则和履行的效益原则。在遗产继承中,债务的清偿需遵循以上顺序和原则,以确保

  • 通告和公告
  • 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