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没有满18周岁是不是不成立,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来作出判断的: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2、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3、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4、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1、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10岁以下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合同不论情况,皆为无效合同。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即只有与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签订的合同才被法律认可,属于有效合同。
2、8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在此阶段的未成年人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如果法定代理人没有作出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16周岁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现实生活当中,现在很多人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并不是特别了解,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都是一律无效不成立的,比如说存在纯获利的合同,也就是赠与合同的话,那么未成年人签订的情况应该是属于有效的。
交易中签订合同的金额限制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交易金额多少需要签订合同,合同形式可采取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双方可通过协商确定是否需要签订合同。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由于双方未签合同或盖章,合同未成立。中标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出,双方需在三十日内订立书面合同。合同订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程序。
劳动者在未签合同的情况下辞职是否有赔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不满一个月的期间内与劳动者订立正式的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在书面提出离职请求后终止雇佣关系,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赔偿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补充合同是对原合同进行补充约定,补充合同没有签的,双方在原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并不影响原合同的成立。尽管“补充协议”相对于主合同而言没有独立性,但是其本身也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