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书面证明。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9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书面证明,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并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虽然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但书面形式并不是实质要件。
劳动争议仲裁中,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自己提出的主张所需的证据。如果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那么用人单位应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
对于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者可以通过合理陈述和提供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投诉登记资料、证人证言、工作交接单等证据来证明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如果劳动者无法合理陈述口头解除的事实,也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在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劳动者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投诉登记资料、证人证言、工作交接单等方式来证明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当然,在庭审调查中,双方提供的相关证据将进行质证,并综合考虑退工办理、劳动手册归还、工资结算和工作安排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争议事项。
在司法实践中,口头通知解除合同是比较常见的情况。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证据文件,法律无法对口头解除合同进行合法认定。因此,在解除合同时,应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协议并处理相关情况,以避免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何递交辞职报告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辞职报告。书面报告可以交给人事部门或通过快递邮寄给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而口头或信息方式需确保对方能够收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