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合同中写明抵押物是合法的。然而,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不能直接占有抵押物。在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债权人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如果债权人最终胜诉,并且债务人无还款能力,法院才会处置抵押物。
《民法典》对于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有详细规定:
1. 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2. 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如果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
3. 如果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的实现方式达成协议,抵押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4.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时,应当参考市场价格。
5.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在债务人不还款或无力还款,抵押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债权人仍然有其他追款方式:
债权人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债务人,通过法律措施追款。借款合同不会因为抵押合同无效而受到影响,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债务人,要求还本付息。如果胜诉,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拍卖、变卖债务人的财产来受偿。
如果抵押担保合同无效且担保人存在过错,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债权人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清偿责任,最多可以要求担保人清偿债务人现有欠款的二分之一。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担保人追偿。
因此,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抵押物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借款,即使抵押担保合同无效。
财产重复抵押担保的合法性,指出只要抵押物的价值不超过所担保债权的范围,财产重复抵押担保是有效的。同时阐述了可设立抵押担保的财产范围,包括房屋、机器、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抵押关系成立后,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优先受偿。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相
债务人用房抵押的合法性以及后续可能的法律纠纷。债务人有房产抵押的债权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还款,涉及法院起诉、强制执行等措施。法院可查询债务人财产并采取措施强制执行。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在立案起6个月内执结,特殊情况可延长,需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
担保合同债务人与主合同不一致时,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担保合同被视为无效,担保人和债务人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在选择抵押财产时,应注意其合法性、真实性、变现能力,并考察保证人的资格。此外,还需办理法律规定的手续,采取其他预防手段核实担保财产的真实性
诉讼过程中保证人担保的资格要求以及抵押物和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担保的具体方式。申请人可通过提供担保人、抵押物或现金等方式证明先予执行的合法性和赔偿能力。担保人需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和代偿能力,并出具书面担保书。抵押物需是可以流转的财产,申请人不能擅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