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涂改行为涉及医疗机构的过错,但不能被推定为医疗事故。
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的行为比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资料更为严重和恶劣,应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可能破坏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导致无法进行医疗鉴定,最终无法确定医疗过错和因果关系。如果这种情况导致患者无法提供有利证据,那么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将承担责任。
1、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存在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过失,并且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
3、医疗事故必须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4、给病员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因此,当病历被涂改时,可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但不能仅凭推定认定为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必须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的准确评定才能确定,而不能模棱两可地进行推定。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医疗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在医疗领域以医疗事故居多。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协商解决,要求医院调查处理并达成共识;二是技术鉴定,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三是重新鉴定、行政复议和诉讼,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北京某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新生儿患三级伤残的纠纷。杨女士在该医院分娩时,因医院催产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新生儿出生缺氧并患有多种疾病。经过鉴定和法院审判,医院需承担部分责任并赔偿患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计数十万元。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院漏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医疗过错包括漏诊,只有当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损害后果,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时,才构成医疗事故。若漏诊未造成损害,则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经过医学会组织的鉴定。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过错造成的损害,患者可根据相关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