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的主要任务是对医疗过错行为导致的医疗事故损害后果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和其他因素,以判定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错行为责任程度分为以下几种:
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医、患双方各自承担一半责任的等责任情况。不同责任程度对赔偿数额有较大影响,突显了过错程序与责任承担一致的原则。例如,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只要鉴定为事故,不考虑责任程度,一律承担全部赔偿,这一规定较为公正和合情合理。
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中,对于“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的表述,实际上是对事故原因的认定,其本质是指明“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只是医疗行政部门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时,以原因的力量为主要依据。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并非具体的行政行为,因此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其结论只具有专家证言的性质,在人民法院中仅能作为证据使用,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中的责任认定有争议,合议庭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单独就责任程度问题(即原因力分析)提交给人民法院法医室或委托相关专家进行认定。
当发生医疗事故后,如果无法确定事故的责任方,可以通过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来确定责任方。责任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一般包括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费和交通费等项目。具体数额需要当事人协商确定,如有争议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个人需提交鉴定申请,行政鉴定和司法鉴定是主要的鉴定方式。行政鉴定由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司法鉴定则由法院委派专家进行。医疗技术鉴定机构包括民间鉴定机构、行政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其中医学会为行政鉴定机构之一。在存在争议时,司法鉴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研讨会内容。会议中,专家、学者针对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主要焦点包括医疗鉴定的公正性和鉴定费用的承担问题,以及医学举证中的过错和因果关系。会议还指出病历真实性保障和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