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人民法院和卫生行政机关直接处理医疗纠纷所依赖的主要证据。为了确保鉴定结论的可信度,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和及时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开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的活动和材料应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除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外,当事人和代理人均可出席,社会公众可以旁听,媒体可以报道。当事人有权了解案件的全部证据和相关资料。公开的鉴定程序接受公众的监督,是对医疗鉴定最有效的制约机制。
公正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平等对待医患双方,不偏不倚。双方都享有获知对方理由、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鉴定委员会成员不能参与与其已有利害关系的医疗纠纷的鉴定。鉴定委员会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审查医患双方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这样才能辨别真伪,确保公正的程序。
及时原则对于处理医患纠纷至关重要。一方面,与病情相关的证据难以长期保存,容易丧失。及时鉴定有利于全面、客观和真实地收集证据。另一方面,长期拖延医患纠纷不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因此,及时原则要求鉴定程序规定合理的期限,并及时通知双方。
当事人应在收到医学会通知后的10天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后的45天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换句话说,如果现在申请鉴定,医学会在正式受理后的60天内应提供鉴定书。
医疗事故鉴定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同时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鉴定结果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如果当事人申请鉴定不符合受理条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可以通过双方共同协商处理(私了)、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民事诉讼司法程序处理。其中,调解原则贯彻始终,司法鉴定结论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各种处理途径的科学依据之一。因医疗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由,主要有医疗
可以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医疗纠纷的处理应首先由发生纠纷的医患双方遵照事实求是的原则协商处理。只有在协商无法进行发生争议时,才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构成事故的,患方可凭鉴定结论向人民法院提起。
其中,调解原则贯彻始终,司法鉴定结论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各种处理途径的科学依据之一。也就是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从受理至出具鉴定报告的时间是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