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申请 > 职务发明的概念及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职务发明的概念及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2-11-0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957
导读:职务发明是指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进行的发明,一般是归属于单位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的发明创造人发明一项专利之后,此时是需要及时的专利申请的注册登记的,在我国的有关机关审查后,此时就是可以向专利申请人授予专利的专有权的。

一、职务发明的概念及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归单位所有,专利授权后,单位获得专利权。职务发明的专利权是归用人单位所有的,员工为了完成用人单位的任务而创造出来的发明物,而且整个发明物创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设备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提供的话,基本上就可以被认定成为职务发明。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二、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流程是什么?

1、按照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和必要的附图等文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简要说明等文件。

2、专利局会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审查,据审查情况将会作出授权或驳回审查结论。

3、如果专利申请被授权,则根据专利授权通知书的要求办理登记手续,领取专利证书。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虽然职务发明的专利权是归用人单位所有的,可是,职工本人是可以凭借职务发明跟用人单位索要奖金报酬的,而且发明人对发明物有署名权。司法实践中,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都得主动申请专利权,符合规定的才能获得法律保护。

在我国的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对象的规定中,发明创造、外观设计等都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对于专利权的归属,此时也是需要及时的了解的,比如说职务发明等,此时发明的创造人并不是真正的权利人,所以真正的发明的创造人是不享有专利权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时限

    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时限及相关流程。发明专利申请可在自申请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逾期则视为撤回。审查内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人需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发出后的四个月内答复,后续通知书的答复时间为两个月。答复周期视通知书数量而定,通常

  • 什么是专利实质审查

    专利实质审查的定义、审查时机、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专利类型以及实质审查中被驳回的情形。专利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要件进行的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中会审查专利主题是否

  • 在公司发明的专利权归属于谁?

    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归属一般是给用人单位;职务发明一般就是在公司内部进行利用公司的物资所产生的作品,但对于劳动者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且对于作品的署名权也可以有劳动者的名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这种专利的归属为单位。

  • 个人专利权使用费怎么计算?

    专利权人研究开发专利所支出的费用;专利使用费属于特许权使用费,专利权的归属问题,要根据专利的申请情况来确定,执行单位的任务而完成的专利,专利权归单位所有,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专利,专利权需要由单位和发明人协商来确定,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发明

  • 专利权利人有几种类型?
  • 职务发明专利与非职务发明专利如何区分?
  • 职务技术合同归属者是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