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 > 了解8级工伤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了解8级工伤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时间:2023-06-26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9873
导读:10级工伤伤残鉴定能够获得的赔偿标准是本人7个月的薪资。其他还能够获得的赔偿,有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以及其他的后续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由于治疗所产生的餐食费用和住宿费用等等。

10级工伤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10级工伤伤残鉴定赔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工资的7个月。

十级工伤的定义

十级工伤包括以下情形: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等。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

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人工资的定义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赔偿金额;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赔偿金额。

工伤认定的情形

第一种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事故伤害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事故。

第二种情形: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例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收尾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例如清理、安全储存、收拾工具和衣物等。

第三种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违法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些人出于报复对该职工进行的暴力人身伤害;另一层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例如地震、厂区失火、车间房屋倒塌以及由于单位其他设施不安全而造成的伤害等。

第四种情形:患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目录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15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患上的职业病必须属于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的条例覆盖范围内。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时,工伤保险已经包含在内。因此,当劳动者发生工伤时,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对于十级工伤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本人7个月的薪资来计算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的相关内容。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如存在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出,并由市级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不满意市级鉴定结论,可在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具体的

  •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涵盖了面部瘢痕、全身瘢痕面积、脊柱骨性关节炎、指端植皮术后、膝关节损伤等多方面的评定标准。这些标准针对不同程度的工伤情况,以确保公正合理的劳动鉴定。

  •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眼睛轻伤的鉴定标准,包括眼睑损伤、眶部骨折、泪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视力减退以及外伤性斜视等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各种眼睛轻伤的情况,如眼睑治疗后遗留的疤痕、眉毛永久性缺失、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功能障碍、眼球后退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同时,文章还

  •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中国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标准,即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根据评残等级详细划分了工伤致残程度,分为一级至十级。评残依据考虑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和护理依赖的程度,适当考虑特殊残情造成的心理障碍或生活质量损失。评残标准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工伤鉴定标准
  •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