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国有土地使用权赠予的法律合规性评析

国有土地使用权赠予的法律合规性评析

时间:2024-02-08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1247
导读: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可以进行赠予的。土地使用权人将土地使用权赠予给他人使用,只是属于不再收取报酬的一种方式,其实这种方式也相当于是属于转让的一种形式。因此只需要按照正常转让进行过户就可以了。

国有土地使用权赠与的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赠与是指土地使用权人将土地使用权无偿地转移给相对人,并由相对人予以接受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是指单位或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式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可以包括出售、交换和赠送等形式。然而,如果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进行投资开发和利用土地,那么土地使用权将不能进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并且转让时应当遵循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和义务。在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也应当依法办理过户登记。如果出现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分割转让,必须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依法办理过户登记。如果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符合上述规定,将被视为非法转让。

综上所述,土地使用权赠与属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形式之一。

土地使用税免征的范围

土地使用税免征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定项目免税

法定项目免税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由国家财政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用地,在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以及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2. 困难减免

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可以由省级地税局审核,并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3. 耕地征用免税

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1年内,免征土地使用税。

4. 贫困地区减税

经济落后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适当降低,但降低额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最低税额的30%。

5. 企业免税用地

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所使用的土地,如果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可以免征土地使用税,类似于财政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土地。

6. 土地改造减免期限

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各省级地税局会在税法规定的免税期内确定具体的免税期限。

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或单位可以通过支付出让金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且这种权利也可以通过赠予的方式进行转让,赠予是一种无偿转让的形式,不涉及对方支付相关费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新合同审查法律意见书范文

    根据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该公司拟转让R-06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已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具备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以及在抵押期间转让时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土地已抵押的情况。转让合同需要向长沙市国土资源局申请

  • 二手土地转让税费怎么算

    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征收契税,不得因减免出让金减免契税。单位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转让所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证,每本贴花5元;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按合同载明转让金额0.5‰缴纳。

  • 土地转让未经过村委会合同有效吗

    土地转让未经过村委会合同是属于无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 房产税征收后还收土地出让金吗

    目前我国还没有征收房产税,所以房产税是不需要交的,而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人要使用土地前向国家支付的,支付土地出让金后才能兴建房屋。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出让合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

  • 土地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自动解除吗
  • 土地转让合同违约的后果是什么呢
  • 出让土地合同变更受让人的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