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险业务范围的概念
保险业务范围是指在从事保险业务时法定的活动范围,包括保险业务种类范围和保险业务经营范围。在我国,目前只有保险公司可以经营保险业务,其他组织形式尚未被法定,因此保险业务的主体特指保险公司,其业务范围也是指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2. 保险业务的种类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业务种类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再保险。财产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3. 保险业务的经营范围
保险人在开展保险业务时,必须在法定的保险业务种类范围内进行。保险人不得同时经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业务经营范围,具体经营哪些种类以及是否可以经营必须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核定批准,并在经营过程中遵循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核定标准的保险业务范围。
1. 分业经营
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
2. 提取准备金
保险公司需要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3. 提取公积金
保险公司需要提取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
4. 提取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公司依法提存并交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的备用基金,用作保险公司的后备基金。
5.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需要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以保证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
6. 承保能力
在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在拥有一定净资产条件下,为保证偿付能力,所能接受的最高自留额和承保总额的能力。
7. 再保险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方式转移部分风险。
8. 资金运用
保险公司的投资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确保资金运用的安全、稳健和增值。
9. 职业道德规则
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规则。
一、保险经营原则
1. 分业经营原则
保险公司不得同时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然而,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的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2. 禁止兼营原则
保险公司不得同时经营非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只能在核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保险业务,而不得经营保险法以外的业务。
3. 保险专营原则
保险业务只能由依照保险法设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非保险业者不能经营保险业务。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经营商业保险业务必须是依照保险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商业保险业务。
新农保政策的筹资结构与支付结构。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支付结构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中央财政对新农保提供补助,这是继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新农保政策将逐步推开,并非立即生效。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及理赔流程。理赔需交警部门出具结案文书并准备相关证件及材料。三者车事故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修车发票。本车事故需提供修车发票并交回残值。对方不配合理赔可起诉。交通事故人伤出院后的赔付流程包括报案、定损、理赔等步骤,对受害人增开药物问题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时需要提供的各类材料。包括保险单及相关证件、事故证明文件、损失清单等。同时,如涉及第三者人身伤亡,还需提供医疗费发票、伤残鉴定书等额外材料。此外,交强险的特征法定性、强制性、广覆性及公益性也得到了阐述。
保险合同中关于超速行驶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的赔偿问题。保险条款中的责任免除情况需明确列举,超速行驶并非所有保险产品中的免责范畴。只有当具体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包含超速行驶时,保险公司才能免除赔偿责任。保监会的规定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