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岗位分离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制度实施过程中,岗位分离制度存在着漏洞。只有出纳员不监管账户这个控制的符合标准高,其他的控制都无法落实。岗位分离制度的混乱给不法人员以可乘之机,私吞公款、私自放贷的现象经常存在。
1.2 授权审批存在的问题
一些企业并不依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授权和审批,而是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审批过程中主观意识强,随意性大,有的领导滥用权限,导致不合理的开支全部得到报销。这种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相对弱化了其他会计人员的审核权限,导致授权审批制度不能得到全面实施。
1.3 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存在严重的问题。对库存现金的限额管理几乎没有企业去实施,对现金清查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现金清查工作不彻底,白条的存在。很多企业在支付款项时未按要求执行。
1.4 票据印章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一部分企业将印鉴交给同一个人管理,存在贪图工作便利的情况。企业在票据管理上操作不够规范,采购过程中存在领用空白支票的现象。
2.1 关于岗位分工的控制
企业应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禁止同一人兼任多个工作或同一岗位执行多项职责。
2.2 关于授权审批制度的控制
企业应制定审批授权方式、程序、权限和相关控制措施,所有审批人员不得超越其权限范围,明确经办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权限范围,并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进行操作。
2.3 对支付业务的控制
企业应建立货币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支付业务,包括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和办理支付等环节。
2.4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
企业应加强对现金限额的管理,超过限额部分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对现金使用范围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属于现金结算范围内的支付一律通过银行存款进行交易。对银行账户的管理要遵守相关法规,每月核对银行存款账户,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5 账实核对、清查盘点和限制接近制度的控制
企业应定期进行货币资金盘点,将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并控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货币资金。
2.6 对票据及印章的控制
企业应明确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职责权限,加强对票据各个环节的管理,对经济业务的盖章或签字手续要严格履行,财务章应由专人保管。
为解决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应根据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使用。
固定资产的相关定义和管理规定。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但管理内容和程序受到财务通则的规范。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界定与准则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规定无差异。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务会计处理上有时间
新股东入股是否承接债权债务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股东在履行出资责任后,不承担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债务清偿顺序包括破产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税款以及破产债权。
第一条 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出资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六条 国资委依法对企业总会计师工作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称为企业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实施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货币合理、合法开支以及货币回收途径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受贿等舞弊行为的出现,以保证